目录
特稿
中国特色当代艺术学话语体系的建构张玉能;张弓;1-14艺术学理论研究
近代非西方政治文化演变及其艺术史后果——兼谈全球化和国际化所带来的艺术史新话题徐子方;15-20
阿多诺“艺术功能论”思想的时代意义马卫星;梁帅;21-27+33
艺术教育的本质及文化观念孙悦湄;28-33
长三角地区在中国近代艺术教育史上的作用陈星;34-39+122文艺评论
从戏曲“看点”生成谈“该怎样编剧”王宁;40-44+204
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如何能有新视角和感染力——兼评江苏梆子现代戏《母亲》孙红侠;45-48+105
从陈奂生的“吃饭问题”到“陈奂生问题”——论滑稽戏《陈奂生的吃饭问题》的现实主义品格胡一峰;49-52+58
场上之曲创作不应强“辞”而夺“理”——《牡丹亭》创作得失论析李明山;53-58文化研究
视觉艺术传播时代的三重城市文化景观周星;张黎歆;59-64+117
数字文化产业中政府角色定位:欧美国家经验与中国对策王相华;65-71+100
古琴曲中的渔樵主题及其文化意蕴宋展云;72-77+89
生活、场景、内容:苏州地方戏曲、曲艺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践探索周晓薇;78-84+129戏剧与戏曲
从景龢堂到缀玉轩——梅兰芳藏珍稀戏曲钞本述论刘祯;85-89
魏良辅昆腔改革检讨录冯健民;90-95+149
近五年戏曲学发展的回顾与思考——以2015—201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相关项目为观察中心王学锋;96-100
中国京剧创作精神研究——以20世纪上半叶京剧创作考察为中心戴谨忆;101-105影视艺术
从科幻电影创意看视觉文化的演变及底线黄鸣奋;106-111
台湾伦理片创作与中华传统文化——以李行导演的影片为例周斌;112-117
当代灾难片的声音美学创作论析峻冰;118-122
域外之镜:新世纪以来奥斯卡获奖纪录片深度观察顾亚奇;张馨尹;123-129音乐与舞蹈
陕南民歌音乐现状与语料库建设郭强;130-134+205
栉风沐雨七十载 砥砺前行谱华章——新中国文艺政策演变与中国交响乐发展关系研究邱月;135-139+186
清代至民国时期民间巫舞初探——以方志记载为中心黄华;车文明;140-144+193美术研究
魏晋南北朝书法理论对草书形式美和表现功能的考察樊波;145-149
思潮·流派·风格——论中国书法的三个维度孟云飞;150-153+205
论出土古书迹对近现代章草创作表现手法的影响贾明哲;154-161+205设计研究
宋代玻璃工艺发展及其与西方艺术的交流冯青;李由;162-168
中西文化交流视野下莫高窟三兔共耳纹来源再议陈振旺;彭艳萍;169-173+196
关于设计教育游离于艺术的反思曹海生;174-179
20世纪30至40年代中国近代本土建筑学者对包豪斯的主动译介与认知周予希;哥特·格鲁宁;180-186学术活动与成果评价
视觉考古与中国绘画史的重写——评柯律格《中国绘画及其观众》陈云海;黄厚明;187-193
在绘画思想史书写中传承中华美学精神——评许祖良新著《中国绘画思想史》徐放鸣;194-196
激发艺术创造活力 构筑中国艺术精神——全国艺术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综述王红;王微曦;197-200
“无界·共生”:全球化新语境下东西方艺术的融合与发展——东西方艺术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蔡瑀;陈建新;201-204美术作品
李彦锋【国画作品】李彦锋;207
扈鲁【水墨画作品】扈鲁;208
蔡晓满【国画作品】蔡晓满;209
何慧斌【国画作品】何慧斌;210
风景之二许力炜;211
孙秀春【油画作品】孙秀春;212
刘斌【油画作品】刘斌;213
李莹【油画作品】李莹;214
夏荷系列董晓芳;215
罗实【油画作品】罗实;216
朱向欣【水粉作品】朱向欣;217
李绍俭【版画作品】李绍俭;218
郭洪权【雕塑作品】郭洪权;219
王莉【海报计作品】王莉;220
刘胜利【设计作品】刘胜利;刘思洁;卢大可;221
周祺芬【设计作品】周祺芬;222
伍家台贡茶包装设计鲍建强;223
王军【设计作品】王军;224
葫芦形人物脸谱系列卫小鹃;225
装置交互艺术作品《周原》系列海鹏娇;226
曾华【数字媒体作品】曾华;227
刘寒【设计作品】刘寒;228
谢一槐【速写作品】谢一槐;229
吴彩东【设计作品】吴彩东;230
陈亮【设计作品】陈亮;231
“优剪”品牌店面设计章萍芳;232
杨飞飞【设计作品】杨飞飞;233
黑白魅力空间设计李楠;234
高原【设计作品】高原;235
明道·正则·写心——论书法创作的精神哲学意蕴李啸;236-244+2
来稿须知206